线上红利消失,餐饮人如何提升获客能力?
最后更新于:2024-09-02 09:20:53
“有竞争对手没研究明白的地方,就有创新机会”。
注:本文为“红动食刻联动大咖直播季”期间,以《餐饮门店获客的多元路径探索》为主题直播对话实录,红餐网整编发布,有删减。
市场趋势瞬息万变,传统的获客手段已难以奏效。在线上红利逐渐消失,餐饮获客成本进一步提升的当下,餐饮人该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获客方式?
日前,红动食刻力邀信良记创始人/CEO李剑与原心创意料理创始人原心,共同探索餐饮门店获客的多元路径。
本期节目嘉宾
樊宁
红餐网联合创始人、副总裁
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和经济学双学士,澳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。近年来专注于餐饮产业研究及品牌营销服务,连续多年参与《中国餐饮发展报告》的编审工作。
李剑
信良记创始人/CEO“新辣道”“锦府盐帮”创始人
拥有逾28年食品及连锁餐饮企业运营管理实战经验。
原心
原心创意料理创始人
餐饮营销领域专家。
观点·红动食刻
01. 线上营销红利消失,餐饮进入全方位拼内功时代
李剑:餐饮服务的目的是获取利润,而要获取利润就需要有营业额。营业额由来客数乘以客单价构成,这是基本的公式。品牌的客单价一般相对固定,要想提高营业额,主要方法就是提高来客数。来客数由新客(拉新)和老客(复购)构成。餐饮的逻辑就是线上线下的拉新和复购。但在每一层逻辑里都要有关键的专业性动作,如果做得不好、不够专业,对消费者洞悉不够,就可能达不到效果。要把来客数的增长建立在对消费者的洞悉基础上,只要来客数增长,在客单价不变的情况下,营业额就会增长。
原心: 整体来看,线上营销红利已经消失,未来线上获客非常难。市场已经进入全方位的拼内功的时代,开发选址、成本结构、运营、线上营销能力都很重要,依靠单一流量养活门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。
樊宁:线上红利的消退并不意味着在线上无法获得流量,而是获得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,让人难以为继,并且这个成本可能还会持续增加。这是因为行业竞争不断升级和内卷,当你付不起流量价格时,可能会有人愿意砸钱去获取流量,从而形成一种恶性竞争。
02. 性价比时代,消费更喜欢能一眼望到头的店?
李剑:在后疫情时代,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 “卷” 。许多上市公司上半年的财报都有一个共性,即营业额同比增长,但利润却大幅下滑。客人有了,营业额涨了,可利润却严重下降。其核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:第一,从基本面上看,消费者兜里缺钱,宏观经济不佳。消费的主流人群企业员工、私营企业家等,对未来预期缺乏信心,从而削减非刚需预算。第二,市场缩量带来恶性竞争。要么花钱买流量,导致流量变贵;要么打价格战,出现大量自助和团购券。第三,市场低迷倒逼连锁企业加强专业性。
樊宁:特殊时期之后,市场进入了淘汰赛阶段。这也是近一年多以来,整个餐饮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寒风凛冽的原因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好消息是人们的饮食需求始终存在,这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了持续的市场机会;坏消息是竞争更加激烈了。
原心:消费者现在的消费情况是非刚需频次降到很低,大家喜欢性价比和穷鬼套餐。消费者不敢进高端餐厅,更喜欢门头无遮掩、能一眼望到里面的店。今年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、关注自身健康、自我感受和烟火气。
03. 全渠道获客成本高企,小老板可以先打透一个渠道
李剑:目标客群在哪里,品牌就应该在哪里。与时俱进的企业家永远会拥抱新的传播流量平台。对于新品牌来说,新的流量可能走向两个空间有价值,一个是某书,另一个是企微即私域。对于部分传统的餐饮人来说,如果在某平台做得不好,可以拥抱专业服务公司,不能只靠自己。一家餐厅不仅线下要有招牌,线上流量也很重要,很多消费者在线下消费的决策动机,会受到线上流量的影响。
樊宁:早几年某团、某评属于新媒体、新平台流量,现在它们已经变成常规甚至传统流量了。这非常考验创始人的魄力和眼光。早些年还有餐饮品牌在犹豫要不要做某团或某音,如今某团的操作已经是常规操作,不再需要探究。但如果到现在才意识到这是常规操作,就比很多同行慢了半拍,失去了发展先机,也错失了流量红利。
原心:创业多年我问过很多餐饮老板,大家的获客成本其实都没算出来。我和某音、某评的相关负责人聊过,他们的获客成本并不低。同时,现在光做站内流量是不够的,得做全渠道营销。像我一样没钱又没庞大团队管理多平台的餐饮小老板,可以先测算好应该专注的渠道,打透一个渠道保证健康的营销模型和来客数模型。
04. 有竞争对手没研究明白的地方,就有创新机会
李剑:餐饮卖的是体验过程,可创新的维度很多。同样的咖啡,环境一变感觉就不一样,因此,不能把创新局限在食品产品上。餐饮和消费者的触达是一个面,每一面都有无数接触点,每个接触点都有创新空间。一家餐厅,开在郊区深宅大院和开在长安街感觉定然不同,这取决于创始人的段位。
现阶段餐饮创新的 “困境”之一是差异化。例如,与传统拌饭相比,米村拌饭的蔬菜种类多,在满足重口味下饭需求的同时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维度。瑞幸咖啡最早是以创新型奶咖产品线为主,站稳脚跟后又推出茶咖。北京很火的壶茶火锅,用茶嵌入锅底,契合年轻人注重健康的消费体验,切中场景痛点。创新要切刚需、切场景痛点。只要有竞争对手和消费者没研究明白的地方,就永远会有创意点。
樊宁:餐饮有无数创新空间。如果觉得餐饮做不了创新,需要反思自己对餐饮本质是否了解透彻,是否洞悉消费者,以及竞争对手让消费者不满意的点。比如吃火锅容易上火,这就是洞察到了竞争对手的消费者痛点。在追求消费者的同时,还要警惕竞争对手,关注他们的策略。
05. 餐饮的底层逻辑是满足顾客需求
李剑: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,专业选手更多,内卷更激烈。产业会朝集约化方向发展,这可以认为是内卷带来的好成果,能让好的企业脱颖而出并形成规模。
在这个预判下,我们需要做的:第一,好好了解和洞悉顾客的真实需求。了解竞品和自身都是为了了解消费者到底要什么,以及还有哪些需求没被满足,一切问题都要回到消费者需求上。第二,了解需求后要回归常识,与时俱进地采用新手法,但底层是常识,即让每一个来餐厅消费的顾客得到的比预期的好,这样顾客就会再次光临并进行口碑传播,要好好管理传播和交付。
原心:做餐饮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,回归一线,要去了解 3C 洞察、消费者进店动机和复购动机。还要研究产品的关键动作,把核心产品调整到让消费者觉得特别好。要脚踏实地,仰望星空,一手抓流量,一手抓运营管理,这样才有可能在十年后还活着。